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资讯

标准件热处理对提升耐腐蚀作用

时间:2013/7/16 来源:http://www.jzkls.com
    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紧固件尤其是它的内在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生产出优质的高强度紧固件,必须要有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和热处理工艺过程控制。
        热处理可以使高强度紧固件获得设计所要求的具有一定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和低缺口敏感性以及较高的抗弯强度,避免产生松弛现象等综合力学性能及其使用性能,从而保证紧固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紧固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通过改变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各种紧固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工艺过程中通常不改变材料或紧固件的形状。由于热处理所赋予产品的质量特性常常是不直观的内在质量(如材料的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伸长率等),生产中为了保证热处理质量,一般要通过专门仪器设备对紧固件或随炉试样进行检测,但由于受检验抽检率和检验部位的限制,对于每一个规格紧固件甚至每一炉次的紧固件来说,其检验都是局部的或个别的,很难做到对热处理质量100%的检测。因此,所有的检测结果都不能完全反映整批紧固件或整个紧固件的热处理质量。
        由于热处理生产按炉次批量投入或连续生产一旦出现热处理质量问题,前功尽弃,造成的损失很大。如出现热处理缺陷漏检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机械故障,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严格控制热处理生产的全过程,实行的质量管理对热处理工序来说尤为重要。在紧固件行业开展ISO9000系列认证工作具有特殊意义,并受到普遍重视。热处理生产同其他生产工序一样离不开人、机、料、法这四元素(Man,Machine,Material,Method,简称4M),这里暂不考虑环保方面,它们都是影响热处理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较终决定了紧固件热处理质量。
    1.存在的问题
        磷化膜耐蚀性按GB11376-1989进行中性盐雾试验,90min不产生锈蚀。汽车紧固件其耐中性盐雾试验不合格率达45%,磷化膜外观、色泽不一致,结晶粗大,挂灰多。
        2.影响因素
        2.1溶液成分配比不佳
        溶液的组成与配比对磷化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采用自调整的钙盐磷化液进行生产时,工件表面形成的磷化膜结晶粗大、挂灰多,产品外观质量差,该方案配制的黑色磷化液生产时产生的沉淀相对较多,基本上每日都需要打涝沉渣。经多种磷化液比较,采用PF-MIAM和PF-MIAR磷化液。该磷化液调整简单、磷化膜结晶细密,使汽车紧固件耐蚀性能得到较大提高,而且工件挂灰少、溶液沉淀少。其磷化效果基本能满足汽车钢质紧固件黑色磷化要求。
        2.2酸比不正确
        酸比是指游离酸度(Tb)与总酸度(Ta)的关系。游离酸度过高,与钢铁件的作用快,会大量析氢,使界面层磷酸盐不易饱和,导致晶核形成困难,膜层结晶粗大、疏松多了孔,搞蚀性能降低,而且合磷化时间延长;游离酸度过低,磷化膜薄、甚至没有磷化膜生成。总酸度过高会使膜层过薄,总酸度过低会使膜层疏松粗糙。所以,总酸度一般控制在85~140点。
        2.3磷化前处理方式的影响
        小型紧固件采用篮装,工件容易接触,在磷化过程中不能让其充分磷化,接触部位难以形成完整的磷化膜,故耐中性盐雾性能差;若采用挂装或让工件间不接触,使其能充分反应,便对提高耐中性盐雾性能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4溶液温度的影响
        磷化液温度升高,可提高磷化的结合力、硬度、耐蚀性。但是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会使Fe2+氧化成Fe3+,并使沉淀物增多,溶液挥发快,导致溶液不稳定。
        3.抗蚀性能差的原因及排除对策
        磷化紧固件抗腐蚀性能差产生的原因及排除对策
        ⑴、溶液成分配比不佳:改进磷化液配方,采用PL-VM磷化液。
        ⑵、酸比不正确:游离酸性太高,可加碳酸锰等调节:总酸太低,可加主剂调节,总酸控制在85点以上。
        ⑶、溶液主要成分低:补加主液。
        ⑷、溶液主要成分不正确:溶液沉清后,槽温控制在95℃左右。
        ⑸、磷化时间太短:磷化时间控制在10~15min。
        ⑹、溶液中Fe2+含量高:加双氧水等氧化剂调整Fe2+含量,或更换槽液。
        ⑺、溶液里有氧化物:更换槽液,或加强工件前处理酸洗后的清洗。
        ⑻、前处理不干净:采用喷砂或紧固件保持磷化前有较好的表面状况。
        ⑼、装载量过多:采用挂装或减少装载量,使紧固件保持一定空隙,让其能充分反应。